系部简介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系部概况 > 系部简介 >

忻州师范学院舞蹈专业于2002年开始招收第一批舞蹈表演专科生,2004年招收音乐学(舞蹈方向)本科生,2007招收第一批舞蹈编导专业本科生,2008年正式成立舞蹈系,2010年舞蹈编导专业取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13年舞蹈系独立办公,随着2020年7月最后一批专科生毕业实现了全日制本科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

现有教职工20人,专任教师16人,其中博士1人,在读博士1人,教授2人,副教授2人,讲师9人,助教3人。拥有16个教学班级,在校学生人数525人。

目前,舞蹈系拥有独立教学办公楼,涵盖春苗剧场、舞蹈排练厅、多媒体教室音乐编辑工作室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设备,能够完全满足教学与实践的需要。

舞蹈系立足实际、依托资源、发挥优势,2005年北路梆子剧团联袂打造的现代戏《黄河管子声》获山西省“杏花新剧目奖”和“杏花大奖”;2008年现代戏《黄河管子声》荣获文化部颁发的“剧目一等奖”和“文华剧目奖”,为全国师范类院校荣获全国最高奖首开先河。2008年创编舞蹈《秧歌情》荣获中国首届“荷花杯”校园舞蹈大赛“荷花奖”表演铜奖;舞蹈《想亲亲》《秧歌情》分别获华北五省舞蹈比赛一等奖、二等奖;2010年广场舞《原平凤秧歌》参加全国第十五届群星奖比赛,荣获“群星奖”第一名,受到文化部的专属表彰。在双线布局,统筹规划,传承传统文化脉络的基础上,紧跟时代脉搏,敏锐把握专业创新突破点,积极探索深挖云岗文化与五台山文化的内涵。于2017年成功举办全国首届“一带一路图像乐舞重建复现研讨会”;2018年拍摄五台山专题纪录片《五台山菩萨顶金刚法舞实录》2019年举办“五台山首届宗教乐舞文化论坛暨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第十六届年会专题会议”增强了舞蹈系社会声誉。

新编原创舞剧《寻找东大殿》是我校山西省“1331工程”五台山生态与文化旅游学科群成果,也是我系推出的“一系一品牌”教学成果。2023年5月首演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官网全文转发《山西青年报》报道;《中国艺术报》以《原创舞剧<寻找东大殿>:从榫卯结构追寻民族精神》为题做了专题报道。《忻州日报》《山西青年报》《山西经济日报》等各界媒体报道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舞蹈系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秉承培养面向基础教育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合格应用型本科人才为己任,科学合理的构建人才知识结构体系,形成了以“创编演练促教学、服务地方强教学、实践成果验教学”的独具一格的教学模式

秉承“围绕教学搞科研,搞好科研促教学”的发展理念,坚持教学科研两手抓,两促进的原则,科研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有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2项、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1项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重点项目4,目前在研各各类项目10余项,主持完成省级项目教改项目多项。

舞蹈系重实践抓基础,注重学生实习实践的全面提高与全程培养。近年来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与山西省艺术研究院、山西省演艺集团、孝义市演艺集团、三晋文旅集团、忻州市文化研究院等企事业单位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同时积极服务地方文化建设承担演出任务2024年1月参加全国第六届非遗春晚录制,2025年1月参加九省市“黄河春晚”的录制等,通过丰富的社会实践极大地拓宽我系学生实习与实践的提高了学生业务能力,提升了毕业生就业率

新时代新形势下,舞蹈系紧紧依托学2263战略目标继续推进“一系一品牌”建设,积极发展校企合作,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模式高质量发展服务地方社会经济文化作出更大贡献。